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“既然先生手中握有李明瑞给予的令牌,出城之时必然不会有人阻拦!请先生护送我儿还有我母亲去白沃城寻我夫君!”白锦绣抬头,眸色坚韧,“锦绣曾听沈青竹言,先生是我大伯白岐山的至交好友,白锦绣信得过先生,只能求先生辛苦一趟!”
沈柏仲一怔,他来将这个消息告诉白锦绣,就是为了让白锦绣带着孩子避开,可白锦绣这意思……好似要留在大都城。
“秦夫人不走?”沈柏仲皱眉。
白锦绣摇了摇头:“我若一走,无人阻梁王,梁王若登大宝……必会将白家满门斩尽杀绝!”
沈柏仲眉头紧皱,想起刚才李明瑞所言……每个人都有自己肩上担子所言,颔首对白锦绣抱拳:“我便……护送小公子,前往白沃城寻父!”
白锦绣转头唤道:“翠碧,去给望哥儿收拾东西,你随望哥儿还有母亲,同先生一同去白沃城!翠玉你去告诉府上两位姑娘和小少爷,让他们准备准备明日一早去他们外祖家探亲!”
今夜走得人不能太多,就算是沈柏仲手中有令牌,走得人太多了也会引人注目,所以……只能是母亲、望哥儿、翠碧三人随同沈柏仲一起走稳妥。
而秦朗那同父异母的两个妹妹和弟弟,明日一早出城探亲想来也是能走掉的,毕竟白锦绣与蒋氏所生的两女不睦大都城人尽皆知,不为了那两个秦家姑娘,为了秦朗悉心教导的弟弟,能将人送出去……便送出去吧!
“姑娘!”翠碧睁大了眼,“姑娘不要赶翠碧走!翠碧必定同姑娘同进退的!”
翠碧跟随白锦绣多年,明知道大都城就要生乱了,难不成还不清楚二姑娘要做什么?
“翠碧!望哥儿就是我的命!我将我的命交给你了!你一定要给我护住了!”白锦绣语声郑重。
翠碧无法再辩,只能含泪应声,出门去收拾细软。
“先生在此稍后,我换身衣裳,随先生一同去白府!”白锦绣同沈柏仲道。
沈柏仲颔首:“秦夫人一定要快!”
白锦绣点头跨出正厅,脸色沉了下来,吩咐翠玉道:“你去,让暗卫速速来见我!”
白锦绣在上房换衣裳时,暗卫便已经随翠玉进了白锦绣的院门,立在廊下听候白锦绣差遣。
“你即刻派人前往巡防营,告诉符将军……李明瑞、范余淮此刻齐聚梁王府,让符将军小心防备,以免再生武德门之乱!然后亲自带人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大梁,将梁王伙同范余淮左相李茂要反的消息送到长姐手上!一定要快!片刻不许耽搁!”
“是!”
暗卫领命离开。
白锦绣换了衣裳出来,翠碧已经抱好了被包裹在锦被之中熟睡的望哥儿,臂弯里挎着一个小包袱,谁都没有惊动。
白锦绣小心从翠碧手中接过望哥儿,贴了贴望哥儿的小脸,又亲了亲,这才抱着望哥儿往外走,压低了声音吩咐翠碧:“翠碧一直都很机灵,出城之后……务必想方设法将梁王与左相李茂、禁军统领范余淮谋反,欲杀太子和陛下篡位之事宣扬出去!我一会儿会求那位沈先生,出城之后……带你去清庵将此事禀报祖母接小七一同离开,你让小七派个人往朔阳送信,让大伯母防备着!明白吗?”
翠碧紧张吞咽口水,点头:“二姑娘放心!”
白锦绣同沈柏仲先坐马车到镇国公主府偏门时,刘氏都已经睡下了,听说白锦绣带着望哥儿来了,惊得连忙起身,顾不上梳妆,转头盯着窗外廊下摇晃不止的灯笼,催促罗嬷嬷先岀去迎一迎。
她刚打帘跨出上方门槛,一阵冷风便朝她扑来,吹得她眼睛都要张不开了。
缓过神见院门敞开着,罗嬷嬷正在门口等候相迎。
刘氏眉头一紧,生怕女儿或者外孙出了什么事,急急扶着丫鬟的手朝门口走。
远远望去,挑灯的嬷嬷弯着腰在前引路,白锦绣疾步快行朝着这个方向走来。
白锦绣看到刘氏出了院门,摆手示意挑灯嬷嬷退下,疾步朝刘氏走来:“娘……”
“锦绣!罗嬷嬷说你带着望哥儿来了?望哥儿呢?”刘氏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,忙握住白锦绣冰凉的手,来回搓着,回头张望望哥儿的身影,“这个时辰,又这么大的风,出了什么急事这样着急?”
“娘,得罪了!”
白锦绣说完也没有详细解释,抬手将刘氏打晕,吓得罗嬷嬷惊恐张大眼,忙扶住刘氏。
白锦绣知道自己母亲那个性子,母亲若知道大都城生乱,必然会拉着她一同走,她若不走……母亲是绝对不会离开的,白白耽误时间罢了。
“罗嬷嬷,大都城要乱了!我怕母亲不肯走,只能将母亲打晕了!你放心……翠碧会照顾母亲和望哥儿的!走的人不能太多,否则谁都走不了,嬷嬷便随我去秦府!”
罗嬷嬷一惊,想起武德门之乱来,脊背冷汗直冒连连点头:“老奴遵命!”
将刘氏安置在后角门等候的马车内,白锦绣又亲了亲熟睡的望哥儿,下了马车对沈柏仲道:“先生若是能够平安出城,还望先生能为我祖母报个信,将我七妹也带走!也让我祖母心中有准备。”
出城之后再带人离开,那便不难了。
“沈柏仲必不负所托!”沈柏仲朝白锦绣拱手脱口说完,脑海中似似有一个声音与他此时的声音相互重合。
沈柏仲脑海里回忆起白岐山儒雅英俊的五官,瞳仁颤了颤,心中有种极为深重的情义翻涌,他又看向白锦绣,朝她郑重道:“秦夫人放心!”
目送沈柏仲驾着马车离开,白锦绣立在镇国公主府小偏门摇曳的灯笼下拳头收紧,久久未动。
只希望母亲和望哥儿他们,能够顺利出城。
她还得去一趟太子府,她只派暗卫去给长姐送信还是不够的,还得请太子也即刻派人设法出城,最好带着太子印信,方能更加名正言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