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家父汉高祖,吾乃败家子 > 第326章 阿父辞世,藩王必削

我的书架

第326章 阿父辞世,藩王必削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刘盈这么一说,两兄弟哪里还能看不出诸侯王对大汉的威胁?
随着亲情血脉一代又一代的疏远,谁还能像刘如意、刘恒那般支持自己的兄长?
朝廷强大,势必要削藩,来稳固皇帝的统治。
封国强大,势必要谋反,以避免朝廷的削藩。
二者直接成为了死循环,这让大汉宗亲面临着流血流泪的难题。
“兄长,若是如此,明日我与恒便面见阿父,恳请他撤掉我们的诸侯王!”
刘如意看了眼刘恒,后者同样点了点头,显然都对此没有异议。
与其让后代谋反,被朝廷所灭,害得他们也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还不如让子孙后代做个恩荫王爷。
“不可!你们先去封国,唯有真正见过民生疾苦后,才能更了解如何治民!”
“再说阿父这把岁数了,你们就不能体谅他老人家一下?”
“非要去谈这种严肃问题,万一令阿父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?”
刘盈一副孝子模样,令刘如意忍不住心中吐槽:“最不体谅阿父的人,就是大哥您了吧!”
刘恒撇了撇嘴角,无奈道:“那就听兄长的话,我们二人先去封国治民,待到兄长继位,再回到长安城。”
刘盈看了眼兄弟二人,调侃道:“怎么?是不是觉得我剥夺了你们子孙后代做官的权力?”
刘恒是个心中有抱负,也有能力的人,肯定不甘愿只当个混吃等死之人。
刘如意同样如此,他也想要为大汉朝廷尽绵薄之力。
“两个傻小子!为兄早就准备好了考核宗族子弟的办法!”
“哦?兄长还是惦念宗族,希望更多子嗣做官吧?”
刘如意心中大喜,谁知刘盈却摇了摇头。
“宗族子弟的考试与平民百姓的不错,没有最难只会更难!”
“谁让双方起点就不一样?他们出生在皇家,本就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。”
“若是任由他们跟平民竞争,才是对老百姓最大的不公!”
刘盈一席话,令刘恒点了点头,他清楚兄长要的是皇室精英,而非挂羊头卖狗肉的混子。
“日后你们的孩子,只有嫡子能够继承王位,其他人想要谋求功名,便要参加皇室设立的考试。”
“只要真的有才情,我绝不会吝啬官位!我也想看看,大汉的精英教育,能否让我刘家开枝散叶!”
刘盈想到一位历史上的老熟人——中山靖王。
这厮别的能力没有,生孩子简直一绝!
他希望汉室宗亲,别特娘一个个只当生娃机器,还是优生优育比较好!
若人人都跟刘备这般品德高尚坚韧不拔,大汉别说四百年,坚持个六百年都没问题。
刘盈今日与两位兄弟所谈的只有两件事,诸侯王你们当不长,老子继位后,就要削藩!
汉家要走精英教育,日后你们除了嫡长子能够继承皇位,其他孩子必须竞争做官,为汉室出谋划策。
站在国家的立场,刘如意和刘恒自然举双手赞成。
尤其是看到自家二叔毫无能力,也没有担当。
担任代王的时候,碰到匈奴入侵,便直接选择跑路,更是令二人心中不齿。
这就是任人唯亲的后果,导致国家大事如同儿戏一般。
“这事儿,暂且只跟你们两个说。”
“你们都是为兄的左膀右臂,日后哪怕是削藩过后,你二人也要留在我身边担任要职。”
“如意,你小子喜欢打仗,没事就多跟周勃、灌婴他们混在一起,多多学习兵法韬略!”
“恒,你擅长治民,多跟李左车待在一起,记住一句话给为兄远离蒯通,这厮太过阴损!”
听了刘盈对他们二人的殷切期望,刘如意仿佛打了鸡血一般。
“兄长放心,日后我要担任大将军,为兄长荡平一切反贼!”
刘如意兴奋不已,随后一双贼眼盯上了刘盈腰间的赤霄。
这可是父亲刘邦最喜欢的佩剑啊!
以前刘如意总能以父亲赠送的佩剑,在兄弟之间炫耀,如今在赤霄面前,腰间佩剑黯然失色!
“你小子日后立下大功,为兄还会吝啬一把剑?”
刘盈话音未落,就被刘恒打断。
“三哥,赤霄乃王者之剑,你觊觎此剑,即便没有那些个腌臜心思,也会让人多想!”
“恒,为兄知道了!就你这厮一肚子龌龊!当年兄长带我们探险,就属你看得最带劲!”
眼见两个弟弟又要争吵,刘盈赶快将其分开。
“行了,都给我闭嘴!”
“如意你想当将军,岂能不会骑马?我让郑茂带你训练马术骑射!”
“恒,莫要小瞧了刀笔小吏,治理天下还需要他们,好好跟李左车先生学习!”
说罢,刘盈打算起身送客,两位兄弟也被兄长指导了一番方向,心满意足各自离去。
当然临走之际,刘如意还不忘调侃刘恒。
“恒,好生养马,日后为兄的骑兵,还需要你多多助力!”
刘恒冷哼一声:“那是兄长的兵,跟三哥你没什么关系!三哥到时候不妨骑驴打仗!”
你!
——
未央宫。
刘邦这几日风寒加身,身体倍感不适。
好在有戚夫人从旁边照顾,二人的关系仿佛回到了之前那般。
戚夫人又变成了那个贴心人,不再吹枕边风,让刘邦废立太子。
“你这几日,倒是安静得很。”
刘邦看向窗外,明明春天已经到来,万物复苏发芽,而他的身体却垂垂老矣,一日不如一日。
儿子们逐渐长大,长子刘肥已经担任齐王多年。
次子刘盈的储君之位,也是愈发稳固,如今整个朝堂上,几乎都充斥着他的影子。
三子如意,安心辅佐兄长,整日缠着周勃学习兵法,同灌婴学习骑兵。
四子刘恒,则一改往日低调,与李左车学习治民良方,偶尔也被蒯通灌输一些阴损招数。
“臣妾已经清楚自己的位置,何况太子宅心仁厚,必不会找如意的麻烦。”
“否则绛侯与颍阴侯,又岂会倾心培养如意?”
戚夫人直接表明态度,自己弃子认输,打算承认刘盈的地位。
“那就好!朕一直放心不下你跟如意!”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