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 “这些啊,全部都是港澳台以及国外拍卖会前吸引买家的印刷品,就是将拍品拍成照片,多角度的,整体的,局部的照片,印刷成一个大册子,免费送给缴纳了定金的潜在客户的。”
“工美也是干这个的,因此需要随时研究跟踪文物行情,因此费经理那里这种画册很多,有一些比较久远的,没用的,我就让他都给我寄过来。”
“这么多,你拿来干嘛?”
“当教材啊!”周至说道:“这还是四表舅发现的,这种画册印刷非常精美,全部都是高清图片,在没法拿着实物研究的时候,多看这个,也能养成眼力,因为要吸引买家,关键特征也都做了特别展示,正好用来传授讲解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……”张辛夷问道:“那这个难吗?”
“其实挺难的。”周至说道:“比如我们常见的青瓷,最早可以追溯到在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;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,一直到东汉的原始越窑瓷;到唐代,有了真正的越窑瓷,以及秘色瓷;到南北朝开始有了龙泉青瓷;逐渐发展到宋代的哥窑、弟窑、官窑、汝窑、耀州窑等青瓷。”
“元明期间青瓷因为战乱在各地衰落,只有江南龙泉窑继续保持着它的辉煌,到了明代几乎一支独秀,仍在大量烧造,从传世实物来看,现存龙泉窑器物,也是以明代最多,其次才是南宋。”
“从元代至治年间开始,经明代洪武、永乐、宣德,直至正统、景泰、天顺时期,龙泉窑一直是宫廷用瓷的主要产地之一。”
“到了清代,瓷器已经变得丰富多彩,除了民间大量使用之外,皇室使用的极品青瓷只保留了一小块需求,那就是仿古。”
“从康熙到道光,其实包括之前的元明,官方一直在JDZ烧造了大量仿宋代的青瓷器。”
“青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。所谓‘青釉’,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,古人往往将青、绿、蓝三种颜色,统称为‘青色’。”
“许之衡《饮流斋说瓷》称:‘古瓷尚青,凡绿也、蓝也,皆以青括之。’刘子芬《竹园陶说》中也说:‘青色一种,常与蓝色相混。雨过天晴,钧窑、元窑之青,皆近蓝色。’‘惟千峰翠色、梅子青、豆青、乃为纯青耳。天色本蓝,有时为青。’”
“所以青瓷的颜色其实包括月白、天青、粉青、梅子青、豆青、豆绿、翠青等各种各样。”
“除了底色,瓷器的压花,圈足,口沿,开片,冰裂纹理,气泡,支钉或者垫片,底款……不同时期和不同窑口,烧造的瓷器都有各自的讲究和鉴别特征。”
“要将这些特征一一辨识清楚,见到一件青瓷器,就能够看出它是哪朝哪代哪个窑口哪个级别的物件儿,就是一门大学问了。”
“我的个天……”张路本来对这学问有点兴趣的,现在已经打起退堂鼓了:“这个不简单,而且这还只是瓷器中的一门,对吧?”
“是的。”周至说道:“青瓷只是瓷器中的一门,瓷器又只是古玩中的一门。”
“而且历朝历代都在努力模仿之前的朝代,又都是给皇家烧造精品的窑口,他们的手艺简直能够乱真,要分清正品,早期仿品,晚期仿品,当代仿品,这就又是一门学问。”
“只有趁现在假货还少,赶紧学得通透,这门学问啊,以后会越来越难。”
“所以你以后还想当文物鉴定家?”方文玉问道。
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一个人的精力又有限。”周至叹道:“有四表舅带路,我尽量争取在瓷器和书画上精通,文玩杂项只能说尽量争取,至于别的那是不敢想了。”
“肘子的性格倒是适合干这个。”梁红那勺子挖着碗里的冰粉:“我就不行,要我在房间里一闷就是大半天,我先就把自己闷死了!”
“对对对!”叶欣觉得梁红说到她心里去了:“还有查资料,也就只有舒意才会耐下心来陪他贴标签,我是一翻开书就头大,一开始读就想睡……”
“其实真要看进去了,还是挺有意思的……”江舒意说得很小声,感觉自己都不那么理直气壮:“张路不也挺喜欢?”
“别别别,我可没肘子那么变态……”张路拒绝和周至列为同一品类:“我喜欢小说,诗词,八大家的散文也算勉强,主要还是修身养性,没打算当做职业,跟他那种史书里十五志都要反复研究的怪物不是一路……”
周至笑道:“其实这个不用讨论,就好像红姐每天上午跑一万米,只会让她觉得放松和快乐,换成我去,那就得累个半死。”
“这就叫我之蜜糖,彼之砒霜,怎么就说到变态上去了呢?”
“你跟红红,一文一体,都是自我折磨的典型。”叶欣说道。
“那文玉呢?”周至笑得跟奸贼一样:“他可是二者兼备,你却不说?”
“好了好了。”江舒意打圆场:“我们继续做作业吧。”
“我去做饭。”周至站起了身来。
现在周末上下楼在分开做饭,夹川地方暑热,夏天中午根本吃不进什么东西。
因此一般就是早上豆花饭,面条;中午就凉拌菜,最多加个蒜泥白肉;晚上就是吃中午煮好并且放凉的冷稀饭,凉拌菜加卤肉,或者直接用啤酒代替稀饭。
不过这样的吃法对正在长身体的少男少女们不太好,比如稀饭周至每晚要喝四五碗。
有了空调就有了夏天里舒适的环境,小伙伴们可以在这里吃得好一点,补充补充营养。
即便如此如回锅肉,黄焖鸡这类大油的菜式也不大吃得下去了,周至都安排白肉,肉丝,丸子汤,甜酸口的豆瓣鱼这类。
但是楼上家里老妈和外婆都不让安装空调,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,认为用电风扇,甚至用蒲扇,葵扇就已经很好了。
外婆最喜欢念叨的一句话就是“心静自然凉”,因此只要你觉得热,那就肯定是心不静,跟酒精温度计快要爆表都没有任何关系。
没法理论道理,因此连楼上楼下的饮食都分开了。
今天主菜是上河帮菜,夹川人都不怎么做的。
材料是杨和大哥从白米乡拎来的一条草鱼,足有五六斤。
周至将鱼片剔下来,码味上浆过水汆烫,控干水分后浇淋上另一边按豆瓣鱼做法,外加糖醋调制成的酱汁。
这样的做法可以保证鱼片的细嫩,鲜辣酸甜的口味,也容易打开小伙伴们的胃口。
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天的内容,免不了就是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和暑假假期。
老穆就不禁感慨,时光荏苒岁月如梭,这学期算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。